《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已实施将近一年,在这个过程中,各大部委带头抓内部控制,起到了示范作用。
近年来,文化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财政对文化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这对文化部门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文化部门来说,单位内控规范的实施恰逢其时。
近两年来,文化部以单位内控规范的颁布为契机,通过开展各类宣传、培训、试点,推动各级文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火热开展起来。
文化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控意义重大
文化部财务司司长赵雯在接受采访时说,内部控制工作涉及面广,贯穿在单位经济活动和管理的全过程,对象上涵盖单位全部经济活动和重大事项,流程上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财务管理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实施内部控制,是加强文化经费监管的重要举措。
对于各级文化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符合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有利于确保单位财务记录、财务报告和财务信息及时、可靠、完整,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有利于保障单位资产完整,提升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有利于改善单位内部管理环境,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不可否认,内控实施是否有效,需要得到单位领导的重视。在单位内控规范实施之初,文化部就强调,文化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应当深刻认识内控对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对本单位内控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和实施内控的责任感。
各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内控建设当作管理工作的核心来抓,成立内控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应当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牵头负责单位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单位人员的内控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使内控理念深入人心,从而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
完善制度加强培训
今年年初,文化部研究制定了《文化部关于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从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入手,明确了内部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建设程序,并对具体工作提出了要求,有助于指导单位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为提高科学性和可用性,在制定该指导意见的过程中,我们结合文化行政单位实际情况,并参考其他部委经验,开展前期调研,召开部分直属单位工作座谈会,吸收各方意见,最终形成针对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的更具操作性和适用性的指导意见,切实推动了文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赵雯介绍说,除此之外,文化部正在研究制定《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将进一步加强对该中心财务工作 风险的防范和管控。
为有效实施内部控制,文化部越来越注重人员教育培训的系统性和长期性,并逐步加大对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力度,从而提高其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去年与今年,文化部两次举办内部控制及内审工作培训班,借助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的专业师资力量,合作开展培训工作,并且改变教师授课的单一方式,增加研讨交流环节,使理论培训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参训学员对培训课程、培训质量普遍反映良好。
据了解,今后文化部还将逐步把好人员入口关,为内部控制关键岗位配备具备相当能力的工作人员;探索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相关人员内控建设积极性和主动性。
探索单位财务管理综合评价体系
随着监督管理和内部控制要 求的不断提高,我国文化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将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单一监督评价工作向构建完整监督管理体系转变,从事后检查向事前控制、事中监督转变,从被动配合外部监督管理向主动健全内部控制转变。
在开展单位内部控制的同时,文化部主动转变监督管理思路,并针对历年来审计和各类检查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开展了财务管理综合评价考核体系研究工作,进而积极探索创新监督管理手段。据赵雯介绍,财务综合评价将打破传统单一审计评价模式,通过对单位预决算管理、财会基础工作、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审计与监督检查、机构与人员财务以及基本建设工作7个内部控制关键环节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考评,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促进单位从被动接受监督检查向主动加强内部控制、强化内部控制管理转变。目前,指标体系和操作规 程已设计完成,文化部选取了部分直属单位开展考评试点工作,争取明年全面推开。
文化部要求,各单位应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尽快制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实施方案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规划,完善和细化相关制度,扎实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取得实效。但文化系统单位类型较多,不同类型单位的内部控制需求和重点又有所不同,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实际操作层面的探索和规范。
“今后,我们将结合文化系统内部管理相关情况,开展部分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试点,适时研究并出台文化部内部控制操作指南,帮助单位明确各管理环节和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工作要求和实施方法,指导单位开展内部控制的相关具体建设工作。”赵雯说。